年份 | 名称 | 专利类型 | 申请人 | 发明(设计)人 |
2024 | 一种大气细颗粒物连续自动采样装置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吴方堃;杨 洋;李宝江;辛金元;马永敬 |
2024 | 同源多参数电场传感器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刘明远;郄秀书;蒋如斌; 孙竹玲;王东方;张鸿波;袁善锋 |
2024 | 基于无人机的电晕电流探测和人工引雷一体的系统及方法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刘明远;郄秀书;蒋如斌;孙竹玲 |
2024 | 雷电射频偏振干涉成像系统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孙竹玲;郄秀书;刘明远;王东方;袁善锋 |
2024 | 一种用于长时间碳存储的存储结构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韩鹏飞; 才其骧 |
2024 | 一种用于长时间碳存储的地上存储结构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韩鹏飞;才其骧 |
2024 | 一种碳封存结构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才其骧;韩鹏飞;曾涛 |
2024 | 一种海洋飞沫滴谱仪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郑首印;张晓庆;贾烁; 曹蓓 |
2024 | 一种海洋飞沫通量仪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郑首印;张晓庆;贾烁; 曹蓓 |
2024 | 可移式三波段多参数多普勒气象雷达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; 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| 毕永恒;陈洪滨;段树;卞真稳;陈晓辉;黄兴玉;宣越健 滕玉鹏;姜艳艳;李勇;牛忠文;常越 |
2024 | 毫米波/红外主被动成像探测装置和方法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;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| 吕达仁;王鑫;毕永恒;王一楠;齐瑞;宣越健;段树;陆地 姜艳艳;孙强;霍娟;潘琳珺;吴岩;周小贵 |
2024 | 大气氧化性测量装置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程萌田;刘子锐;王迎红;吴方堃 |
2024 | 大气酸碱性气体测量装置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程萌田;刘福鑫;王迎红;唐贵谦 |
2024 | 一种降水粒子微物理特征的成像测量装置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黄敏松;雷恒池;陈家田;张晓庆;郑首印 |
2024 | 一种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反演方法及装置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冯亮;肖 辉;孙跃;李宗飞;罗丽 |
2024 | 一种双波段雷达雨滴谱反演方法及装置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冯亮;郭 泽勇;杨慧玲;孙继明;孙跃;肖辉 |
2024 | 一种大气环境挥发性有机物自动采样检测装置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吴方堃;李宝江;辛金元;马永敬 |
2024 | 一种移动式温室气体排放量检测机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;西南交通大学 | 高文康; 张军科; 张兴华; 刘妍妍; 马占云; 刘舒乐; 胡杰; 高东; 耿瑾泽; 刘一伊 |
2024 | 一种移动走航式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| 发明专利 | 西北大学;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张兴华; 高文康; 张军科 |
2024 | 一种结合无机矩阵中有机物的贡献细分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 解析方法 |
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徐惟琦;孙业乐;张子珺 |
2024 | 一种用于全方位环境监测的无人车系统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孙扬,宋磊 |
2024 | 一种大气廓线探测装置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何文英,陈洪滨,陈红岩,南卫东 |
2024 | 同源多参数电场传感器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刘明远;郄秀书;蒋如斌; 孙竹玲;王东方;张鸿波;袁善锋 |
2024 | 基于无人机的电晕电流探测和人工引雷一体的系统及方法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刘明远;郄秀书;蒋如斌;孙竹玲 |
2024 | 姿态可感知雷暴云三维电场探空仪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刘明远;郄秀 书;张鸿波;陆高鹏;蒋如斌;孙竹玲 |
2024 | 一种基于闪电电场信号的云地闪识别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南通大学;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马子龙;蒋如斌;高逸峰;马达;华亮;刘敏芝 |
2024 | 基于多级去噪网络的卫星闪电成像虚警信号滤除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南通大学;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究所 | 马子龙;蒋如斌;马达;李进梁;张鸿波;华亮;汪凌 |
2024 | 一种闪电微弱电场信号的类型识别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南通大学;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马子龙;蒋如斌;马达;华亮;汪凌;张鸿波;蒋雨卉 |
2024 | 基于动态通道图卷积与多尺度注意力的闪电通道分割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南通大学;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理研究所 | 马子龙;蒋如斌;马达;华亮;袁善峰;王钲淇 |
2024 | 用于闪电先导辐射的信号不规则度分析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南通大学;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马子龙;蒋如斌;郄秀书;行鸿彦;张鸿波 |
2024 | 一种改变雷暴云内电环境的火箭装置和方法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郄秀书;蒋如斌;张鸿波;陈睿凌;任渝帆;刘昆;刘明远;刘冬霞;王东方;宣越健;夏祥鳌 |
2024 | 直接测量雷击产生大气痕量成分的系统及方法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任渝帆;王东方;陈志雄;郄秀书;蒋如斌;袁善锋;张鸿波 |
2024 | 雷电射频偏振干涉成像系统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孙竹玲;郄秀书;刘明远;王东方;袁善锋 |
2024 | 车载式快速响应人工引雷系统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郄秀书;蒋如斌;袁善锋;张鸿波;孙竹玲;刘明远 |
2024 | 雷暴强电场密闭容器内静电场和电晕发光测量装置及方法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郄秀书;蒋如斌;袁善锋;张鸿波 |
2024 | 移动式引雷装置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郄秀书;蒋如斌;袁 善锋;张鸿波;刘明远;孙竹玲 |
2024 | 一种闪电探测网定位误差分析系统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 郄秀书;蒋如斌;袁善锋 |
2024 | 一种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多种类温室气体分析系统 | 发明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迎红;唐贵谦;程萌田;辛金元;王跃思 |
2024 | 一种大气污染物分层监测设备的地面连续采样模块 | 实用新型专利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迎红;唐贵谦;程萌田;王跃思;王凯 |
2023 | 一种适用于同位素化学分馏与大气化学传输模式耦合的算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韦莲芳;陈学舜;王自发;傅平青 |
2023 | 基于光合生理特性的红树林GPP评估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唐钰琦;李婷婷;王春林 |
2023 | 基于环形临边探测中层大气臭氧浓度廓线非线性反演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宗雪梅;章卫星;段民征;吕达仁 |
2023 | 卫星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、装置、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姚璐;杨东旭 |
2023 | 一种面向NetCDF数据的并行读写方法及系统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董理;王 斌 |
2023 | 一种大气模式极区显式稳定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董理;王斌 |
2023 | 一种街区尺度气溶胶扩散模拟方法及装置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陈焕盛;王 哲;杨文夷;葛宝珠;文质彬;肖林鸿;王文丁;王自发 |
2022 | 野外数据采集便携式静态箱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吴方堃;李宝江 |
2022 | 野外数据采集设备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吴方堃;李宝江 |
2022 | 温室气体探测载荷舱 | 外观设计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赵桐晖 |
2022 | 太阳辐射表的标定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白建辉 |
2022 | 一种用于激光器校准的气密封装型多向调节结构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潘小乐;姚维杰;王自发 |
2022 | 一种野外观测仪器玻璃镜面表面处理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周德刚;马伟强;马耀明;马彬;王远皓 |
2022 | 一种基于细颗粒物达标估算大气自净容量的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向伟玲;王自发 |
2022 | 可编程太阳前向消光和小角散射光谱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段民征;毕永恒;王一楠 |
2022 | 一种大气探测载荷系统及污碳协同观测无人机系统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杨东旭;赵桐晖;刘毅 |
2022 | 用于大气单颗粒物粒径及不规则度判别的光学测量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潘小乐;姚维杰;田雨;王自发 |
2022 | 一种应用于无人机探测的便携式颗粒物粒径在线监测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潘小乐;姚维杰;吴煌坚;王自发 |
2022 | 气态和颗粒态有机物分离机构及电离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贾龙; 徐永福 |
2022 | 一种基于海洋环流模式模拟海洋潮汐的方法、装置及设备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靳江波;郭润;周广庆;何卷雄;曾庆存 |
2022 | 气溶胶组分分布的遥感反演方法、系统、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杨婷;王富婷;王自发;张伟;李弘毅;徐蕾 |
2022 | 一种大气有机胺在线测量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温天雪;刘广仁;刘子锐 |
2022 | 一种含浓缩装置的低浓度有机胺检测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温天雪;刘广仁;刘子锐 |
2022 | 直击雷感应过电压测量及电子设备耐受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郄秀书;蒋如斌;袁善锋;张鸿波;孙竹玲;刘明远 |
2022 | 直击雷感应过电压测量及电子设备耐受性能测试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郄秀书;蒋如斌;袁善锋;张鸿波;孙竹玲;刘明远 |
2022 | 一种同时反演薄冰云光学厚度和有效半径的遥感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宗雪梅;邱金桓;夏祥鳌;段民征 |
2022 | 一种多功能引雷弹点火控制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郄秀书;蒋如斌;袁善锋;张鸿波;孙竹玲;刘明远 |
2022 | 一种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测量系统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孙业乐;徐惟 琦;王晴晴;王自发;李爱国 |
2022 | 一种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计算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白建辉 |
2022 | 一种用于冷云室雾的输送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张晓庆;梁奕;雷恒池 |
2022 | 人工生成闪电熔岩的系统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郄秀书;蒋如斌;张 鸿波;袁善锋;孙竹玲;刘明远 |
2022 | 直接测量雷击产生大气痕量成分的系统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 陈志雄;郄秀书;蒋如斌;袁善锋;张鸿波;孙竹玲;刘明远 |
2022 | 人工生成闪电熔岩的系统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东方;郄秀书;蒋如斌;张鸿波;袁善锋;孙竹玲;刘明远 |
2022 | 一种制取燃烧物烟气样本的弹性燃烧罐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张晓庆; 梁奕;雷恒池 |
2022 | 一种阻断机械振动传导的隔离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张晓庆;雷恒 池;梁奕 |
2022 | 一种智能化大气垂直采样系统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迎红;唐贵谦;程萌田 |
2022 | 一种多功能大气微量重金属元素富集转移装置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徐小娟;吉东生;胡波;辛金元;王跃思 |
2021 | 一种全球无缝隙台风动力集合预测方法、系统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李矜霄;包庆;何编;吴小飞;王磊;刘屹岷;吴国雄 |
2021 | 利用激光雷达比和退偏比反演气溶胶组分的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杨婷;王自发;王海波 |
2021 | 气溶胶激光雷达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自发;杨婷;王海波 |
2021 | 一种涡旋的识别方法、装置、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汤欢;傅慎明;张敬萍;孙建华;李万莉;张元春 |
2021 | 气象领域识别涡旋的方法、装置、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张敬萍;傅慎明;汤欢;孙建华;李万莉;张元春 |
2021 | 适用于运动状态下的太阳和月亮跟踪装置和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段民征;霍娟 |
2021 | 一种颗粒物不规则程度表征的光学模拟系统及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潘小乐;田雨;王自发 |
2021 | 一种新型大气颗粒物采样器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潘小乐;姚维杰;田雨;王 自发 |
2021 | 一种基于无人机搭载的高空颗粒物采样系统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潘小乐;姚维杰;田雨;王自发 |
2021 | 一种应用于工业厂区的大气颗粒物采样系统 | 实用新型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潘小乐;姚维杰;田雨;王自发 |
2021 | 一种地表温度的测量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李鹏 |
2021 |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ENSO多样性预报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黄平;王听 雨 |
2020 | 一种基于气象要素的天空蓝指数确定方法及系统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黄刚;王素 |
2020 | 一种核物质大气扩散及沉降多尺度模拟方法及系统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葛宝珠;陈学舜;向伟玲;张颖;王自发 |
2020 | 一种区域空气质量管控措施效果评估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陈焕盛;王 文丁;晏平仲;杨文夷;王自发 |
2019 | 一种机载测量过程中时变的到达时间间隔阈值的破碎粒子识别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黄敏松;雷恒池 |
2019 | 大气污染物实时采样分析的装置及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刘冉冉;郭屹;王自发;于广友;徐安壮 |
2019 | 台风追踪系统及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王磊;陈光华;王林 |
2018 | 一种人工增雨/雪的催化作业原理模拟装置及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雷 恒池;陈家田;黄敏松;张晓庆;郑首印 |
2018 | 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多路大气温度测量装置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张金强;宣越健;贾盛洁;毕登辉 |
2017 | 一种测定大气碳酸盐的连续自动采样分析方法与装置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吉东生;徐小娟;王跃思 |
2017 | 吸附管自动涂布和活化的装置以及方法 | 发明 |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| 孙杰;胡波;王跃思 |